欢迎登录 西安教育网!
用户名:
密码: 忘记密码?
  登录    记住我的登录状态

没有奥数的"小升初" 央媒连续聚焦西安教育改革

        央视新闻频道今天5月28日以《西安:没有奥数的“小升初”》为题对西安市教育改革进行专题报道,整个报道长达12分钟。这是今年以来,中央级新闻媒体第10次用“重头文章”聚焦西安为破解“奥数择校乱象”难题而开展的深入广泛的教育改革。

【相关报道】

《人民日报聚焦西安大学区管理制改革

《光明日报》聚焦西安教育改革:三板斧扩宽教育均衡路

《光明日报》:西安实施大学区管理让优质资源惠及广大学生

《中国教育报》:陕西西安深化基础驾驭促进教育公平的创新实践

以下为央视报道内容:

        5月26日西安举行“小升初”综合素质测试,测试从上午9:00-10:20共80分钟,内容涉及语数外和音乐、体育、生活常识等方面,不涉及任何“奥数”内容。测试结束后,学校将以小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单为主,结合招生学校对学生的全面素质评价,以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招收新生。能否进入“名校”就读,“5.26”考试结果,只占综合素质考评的40%,另外60%的成绩,依据小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单。

“小升初”测评不涉及“奥数”,注重综合素质

        西安交大附中分校教务处黄凌说,综合素质测试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。“我们在整个出题的过程中,坚决没有涉及到奥数相关内容。其中有一道题,假如发生了地震,你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,有四个选项由学生来选。还比方说,我们最后一道生活小常识的题,涉及到学生能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‘你知道著名的关中八景吗,你能举出一两例吗?’我们要求学生写出任意两点,一方面是考虑学生年龄还比较小,不一定能记全,另一方面也是引导学生在课外之余多和大自然接触,领略自然风景的美好,既会学习也会生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 综合素质评价考题,是由西安市教科所指导,各区县教育局与民办学校一起参与命制。目的是,既要杜绝奥数,又要彰显各学校的特色。综合素质评价的所有考题,将在一周内向社会公示,接受监督。

        但是,没有了奥数的测试,这些“名校”怎么确定符合条件的学生呢?西安高新一中初中校区校长王凤进表示,“小学生从数学题来区分他的学习力,实际上也是不全面的。思想很活跃,智慧很充分,实践经验又很好的这些小孩,一到初中高中,学习力照样非常强,而不需要通过奥数题来鉴别他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西安民办学校“小升初”以综合素质报告单和综合素质测评结果来录取学生,对此西安市教育局基教一处处长田征表示,小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单,客观地记述了学生六年的成长过程,是应该关注的。另外,40%综合素质评价,全面了解、测评学生的所有小学开设的课程,能够反应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。

       “5.26”全面素质评价结束后,结果与小学综合素质报告单评价分数相加,按总成绩从高到低,按计划录取学生。没有未参加民办学校综合素质评价或参加未被录取的学生,各区县教育局和招生学校不得为其建立学籍。如果有学校违规招生,或私下通过奥数选拔学生,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。对于没有参加“5.26”考试,以及那些落选的学生,教育部门将根据 “免试就近入学”原则,向公办学校执行直接分派学位,确保每一位适龄儿童有学上。

“5.26”综合评价 向“奥数择校”说不

        西安市雁塔区的翠华路小学,有2400多名学生,是西安规模较大,知名度较高的学校。记者对五、六年级的学生,进行了随机调查采访。调查发现,一个有66名学生的班级,只有四个学生没有上过“奥数”课。学生叶冠群告诉记者,奥数都是被逼着的学的,就为了考“5大名校”。小学生王心怡说“平时上五天课,周末想好好玩一玩就要上奥数感觉特别累,还有好多奥数作业要做。”

        西安市东关小学校长周斌表示,在“5.26”考试之前,只要孩子在学习上成绩还比较好的,基本都参加奥数学习,大概有一半以上。

       记者对不同区域、不同规模的学校进行随机调查显示:尽管不情愿,但大部分小学生都曾经或正在学习奥数。

      “奥数热”,在西安热了近20年。其根本原因在于,西安一些知名度较高的初中,搭建了这条“奥数独木桥”,只通过奥数,招收优质学生。在西安东郊工作的牛旭,在儿子上四年级的时候,就报了奥数班,每学期要交四千多元的课时费。

      牛旭说,“奥数班给你的承诺是,给你提供考试的机会,就是等于说给你提供了预选的机会,就是西安市最好的五个学校,五大名校。”

      按照规定,2013年西安小升初“5.26考试”,从4月9号到4月15号,实行网络报名,每个学生只能报考一所学校。但直到4月15号,网络报名的最后一天,奥数班给牛先生的承诺也没有兑现。

      孩子失去了上名校的机会,三年多的辛苦也付之东流。牛先生通过孩子所在奥数班同学的qq群,意外发现,孩子所在的奥数班里,竟没有一个人被“名校”录取。

       牛旭很疑惑为什么奥数班承诺提供上名校预选的机会,现在却实现不了。原来“5.26新政”颁布和实施后,名校已经不再到奥数班招生。事后,牛旭儿子就读的这家奥数班因涉嫌诈骗被处理。不过大部分家长仍寄希望在奥数班里,生怕错过了任何一场名校的考试。

       牛旭说,“身边很多的人都是通过奥数班考上好学校的,所以给大家造成心理,政府虽然承诺上名校不与奥数挂钩,但我怎么去相信,我觉得这个是个问题。”

       家长对优势教育资源的渴望,“奥数择校”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,一些奥数培训机构不甘心退出市场。这一切都表明,在与奥数的博弈中,西安“5.26新政”还有一段路要走。

取消“奥数”治标 建立“大学区”体制治本

      “5.26综合素质评价”,解决了奥数择校乱象,但只是治理了表面问题。乱择校、乱收费现象,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优质教育资源短缺,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。为此,西安市开始尝试推行大学区管理体制改革。

       西安市第二中学校长曹红表示,西安市第二中学尽管地处西安主城区,但由于名声不高,就连招生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。遇到家长前来咨询,曹红都会亲自接待。“我们学区有四个学校,分配下来大概是三百多学生,能来学校报到的,就是二十多个。又一次我接待一位学生家长,当时家长给我们提出了八点学校的不足,完了还了一句话,他的孩子不在这上,这对我是个很大的刺激。”曹红说。

        西安市教育局局长李颖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“表面上说,乱择校、乱收费、奥数乱象,是教育行政部门办学行为不规范,学校校长,学校办学行为不规范。我个人认为是因为优质教育资源短缺,教育不均衡造成的。”

       李颖科认为,正因为优质教育资源短缺,配置不均衡,导致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乱象丛生,要想改变这种状况,治标是治理奥数,治本是实行大学区改革。

       2012年,西安市教育局在新城、碑林、莲湖、雁塔4个区开展了大学区管理制改革试点,283所中、小学组建成为72个大学区。每个大学区里面选一个优质学校,作为学区长,与学区内学校统一教学管理、统一调配师资力量,实施优质带动、捆绑式发展。西安市第二中学因此与名校“铁一中”联系在一起。

       每个月,学区内都会召开校长联席会议和学科老师交流座谈会,有经验的老师会被安排进入薄弱学校任教,二中现在就有三名来自铁一中的高级教师。铁一中代课老师王锦亮说,“在铁一中上课的时候,相当于是引导学生,在这边一方面是引导,另一方面就传授基础知识,让他们基础知识打的更深一点。”

       在铁一中的协助下,2012年中考,西安市第二中学过线人数首次超过200人,学校在校人数也超过600人。

       李宁从事教育工作已经18年,她对大学区制感受很深。她所在的建国路小区和五所区学校组建了大学区后,老师们多了许多交流、观摩的机会,但李宁是班主任,每天还要给孩子上课,根本没有时间参加。

       “我们大学区有了这个教育教学的平台以后,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么一个平台,去把我想看到的,一些优秀老师课下载下来,随时随地找我需要看的,看多少遍都可以,我觉得这个对我们老师来讲,是非常有用的,这在(大学区制)以前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。”李宁说。

      一年来,西安各试点学校之间参与校际交流的教师达3.7万人,实质性互派交流教师555人,短期交流教师2960人,共享教育教学设施1780项,惠及学生18.7万余人。

        西安市教育局局长李颖科说:“大学区管理制的这种改革,对教学办学体制的促进是,我们从以前的单一的封闭的体制,到今天走向开放多元的这种体制,增强了办学的活力。”

       今年,西安市1715所学校,组建了416个大学区,实施大学区管理制的改革。陕西省教育厅也决定从2013年开始,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大学区管理制度改革。

 

 

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