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山里娃通过知识改变命运
王卫民今年56岁,家中兄妹9人,他排行老七。小时候,由于家里贫困,到了10岁才开始上小学,家里起初对他上学并不支持,也没有抱什么希望,但王卫民硬是凭着自己的努力,上完高中。1978年毕业后,他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。
“当时每个月的工资虽然只有不到30元,但这些钱却能极大地改善家里的生活。”王卫民说:“对于我来说,这就算是知识改变了命运。”也正是从那时起,王卫民坚定了信心,也确定了自己教书育人的目标:让山村的孩子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。
“把孩子交给他一万个放心”
1996年,王卫民被任命为位于山沟里的白瓜中心小学的校长。刚上任时,学校仅有10名教师、百十名学生,办学条件落后,生源匮乏。为了办好学校,他积极探索山区寄宿制教育模式,针对孩子们的学习、生活、思想品德等方面情况,与老师、家长进行探讨。经过努力学校不断壮大,目前学校已有教职工30余人、学生300余名,其中有很多都是周边乡镇的学生,白瓜中心小学已成为当地颇有声誉的“名校”。很多学生家长都说,把娃交给王卫民一万个放心。
在王卫民以及学校老师的共同努力下,白瓜中心小学先后获得市级、区级文明校园以及平安和谐校园等30多项荣誉,王卫民也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、陕西省师德标兵、感动陕西教育人物等荣誉。
女儿称“想和父亲的学生换角色”
为了自己执着的教育事业,王卫民把家扔给了妻子,家里的一切事务都是妻子打理。2006年,王卫民的妻子由于严重贫血住进了医院,他在医院看护了不到两天,就又回到了学校。王卫民的儿子原本活泼可爱,1997年,年仅3岁多的儿子发高烧,由于王卫民忙于学校的工作,耽误了儿子的最佳治疗期,儿子因此落下了智力障碍的残疾。王卫民的女儿曾在2007年给父亲写过这样一封信:“亲爱的爸爸,如果人生能够像一场戏该多好啊!那我们就能和您的学生互换角色,我们就能得到您的关怀,天天都能见到您,您也会及时地带弟弟去看病,那样我们是多么的开心啊……”
“曾经很长的一段时间,我都不敢回家,看到家里的人,我就会感到无比的愧疚,尤其是对儿子,那种遗憾是终身的。”提到家人,一向乐观的王卫民落下了眼泪。对于儿子,唯一让他欣慰的是,在西安上了启智学校后,儿子的智力有了明显的改善,会写自己的名字,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。“我的职责是教书育人,我热爱我的职业,34年来始终如此,我得到过很多的荣誉和赞扬,但我更看重的是孩子家长对我的肯定以及孩子们拿出的优异成绩。同时,我也要感谢学校里的老师们,他们如此的尽责让我感到欣慰,我更要感谢我的家人,他们逐渐理解了我,而我也会尽量做好一名丈夫与父亲。不管怎样,教育生涯我会继续下去,对于我来说,没有什么事比教书更令人幸福与快乐。”
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